23個烤出完美泡芙秘訣 | Become A Professional Puff Expert

19 9 月, 2016

人人都想知道” 烤出完美泡芙的秘訣” ,其中的脆皮泡芙 (或稱菠蘿泡芙、餅乾泡芙), 比起一般泡芙或閃電泡芙,在亞洲地區似乎要來的受歡迎,不過失敗率看似也較高?但其實其實兩者間的失敗主因幾乎是相同的。不少人在操作時或許已注意到所有細節,但出爐的成品外型,甚至消風洩氣的模樣,就完全是自己當下的情緒寫照!泡芙看似是簡單法式烘培點心基礎,不過涉及的烘培科學知識卻不遑多讓,幾乎每個操作環節都自有一個重要變數,為了避免這些失敗問題成為無線迴圈,這篇文章重新收集並歸納,自2016~2021年期間,來自眾多網友們的提問與不萊嗯的解答,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順利從失敗NG的泡芙泥沼中拯救出來。

液體與奶油加熱不足就倒入麵粉會怎樣

操作一開始務必將液體與奶油加熱至沸騰狀態 (達100℃),唯有這樣才能確保隨後加入麵粉拌炒,能確實完成糊化程序。而提醒務必全程採用中小火加熱,是為了避免糊化還未達到 (水分子來不及進入麵粉中),水分就已經先被蒸而發形成假性鍋底的白色薄膜,特別是手邊沒有溫度計可供測量麵糊溫度的人更應該留意。

麵團炒到出油該怎辦

在熱鍋上翻炒麵粉進行糊化 (熱液體與麵粉的作用),是攸關泡芙製作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因此糊化的溫度掌握很重要,標準能讓麵糊達到糊化溫度大約落在75~80℃間。如麵粉已被炒到油脂明顯分離出來,就表示爐火太大、溫度過高或翻炒時間已經過久。理想的操作習慣 (適用所有法式甜點烘焙),應該全程保持爐火的穩定及一致,對於手邊沒有烘焙溫度計可測量的人,就以目視法判斷,當麵粉開始在鍋邊、鍋底出現白色薄膜時就應該隨即離火。

視覺判斷泡芙麵糊是否達標

材料全數拌合的泡芙麵糊體,應該呈現乳化完全、具有光澤的半流動狀態質地,提起麵糊時應該呈現緩慢垂落的倒三角形,而非快速流下。麵糊放進擠花袋時應該本身還是微溫狀態,且能夠輕易擠出才是正確質地。

當你發現此時麵糊已經太硬或太軟,就透露出幾個操作上的狀況。(可能性一) 麵糊放到過冷才加入雞蛋。(可能性二) 使用了冰涼雞蛋或雞蛋沒有分次加入 (可能性三) 雖然雞蛋應該分次加入,不過麵糊與雞蛋混拌時間拉得過長,導致麵糊偏冷影響了乳化效應而失敗。

用不完的麵糊到底可否放冰箱

自己過去的錯誤判斷是,冷藏過的泡芙麵糊會導致失敗,應該在6小時內使用,但後來經實際實驗證明,其實變數是擠出後,要入爐當下的麵糊溫度和,只要是回到常溫就沒問題。

前面說到麵糊的拌合必須在溫熱時完成,且擠出當下必須保持良好流動性,那並非是指「泡芙麵糊不能放冰箱!」只要完成當下麵糊所烤出來的泡芙是對的,把這樣的麵糊拿去冰涼再烤,只要雞蛋沒發生變質 (通常是2日內) 就無問題,必須要注意的是,務必讓麵糊自然回溫到室溫狀態才能使用,不然後面的烘烤就是一連串的新變數。

烤盤送入烤箱時機

絕大多數在廚房的操作都是一氣呵成的,不過萬一讓擠好的麵糊停滯在烤盤上過久 (如等待烤箱預熱達溫、冬天在乾烤環境下操作…),此時表面過乾的麵糊確實會影響泡芙體的膨脹,修正做法就是在麵糊表面噴上適量水霧 (如是脆皮泡芙就是噴在脆皮上),這樣能延緩表面結皮現象。而就算是一氣呵成的操作,如果你想讓泡芙長得大一些,這個噴水霧的技巧同樣能派得上用場。 

泡芙怎為何長不大

泡芙非但長不大甚至不是空心而呈現札實,這極有可能是由以下幾個常見原因所造成。(可能性一) 翻炒麵粉糊化不足,麵團水分還太高,且水分子溫度不夠因而沒能完全與麵粉分子結合。(可能性二) 雞蛋未能提前放置到室溫 (這裡的室溫平均參考溫度為24℃) 就加入,且加入後未能混拌均勻。(可能性三) 麵糊放置到到過冷 (低於45℃) 才加入蛋液,這與將冷雞蛋加入熱麵糊是類似結果,因材料裡頭的奶油 (油脂) 無法與雞蛋裡的蛋黃產生完美乳化。(可能性四) 使用了超級無敵大或無敵小的雞蛋,一般烘培時使用的雞蛋重量,一顆去殼後的蛋液大約落在50~55克之間,其中蛋黃重量無關大小,大概都是20克,其餘則為變數蛋白,此時如蛋白不足或過多,都會導致麵糊在高溫膨脹過程中發生變數。(可能性五) 後面加入蛋液的過程攪拌間隔過久,麵糊中後段偏冷因而無法拌勻或乳化不完全。

在烤箱裡還挺美的,怎出爐就坍塌了

出爐就坍塌的泡芙,大多數原因是烘烤時間不足所造成。也就是說:「雖然泡芙體外殼的薄膜已經形成 (類似氣球般撐起),不過內部組織還含有大量的熱蒸氣未消散,這些熱蒸氣來不及烤烘乾就出爐遇到冷空氣,就直接造成出爐泡芙體的萎縮或坍塌」。我的配方雖然提供了烘烤兩階段的溫度與時間給大家參考,但還是需要依照自己家中烤箱的特性微調,家中小型烤箱最容易出現的先天障礙就是【蓄熱保溫性差】,如是這個變數,你就必須要延長每一階段的烘烤時間,但也建議你實際測量烤箱內實際溫度,與面板設定溫度是否有落差,應該以內部溫度為準。

如何判斷可以出爐了

泡芙體表面的裂紋是判斷泡芙是否已經熟成的重要關鍵。當烤箱內泡芙已經膨脹、也明顯出現裂紋溝槽並穩定保持原樣一段時間 (至少2分鐘),此時可迅速打開烤箱拿出一顆或輕碰,此時的泡芙體應該呈現硬挺、不崩塌,拿在手上感覺輕盈狀態才達到出爐標準。

烤到天荒地老、黑了頭還是澎不起來

這多是糊化階段與蛋液拌入已出問題,通常就是麵糊含水量過高、糊化溫度未達標、雞蛋偏冷這些原因。

家中烤箱是否有問題

這是居家烘培所面臨的先天挑戰。當烤箱預熱達溫,可將烤盤送入烤箱那一刻起,就在考驗著烤箱的溫度是否精準、保溫性如何,是否容易失溫及能否全程保持恆定溫度。如果品質略差的烤箱,容易失溫的箱其上下加熱電熱管就需一直保持運作,這時如果烤盤是貼近上電熱管或下電熱管,也沒有均勻熱導板做為間隔,送入的烘烤主體就很容易烤焦,特別是像泡芙這種會逐漸翻倍長高,愈來愈貼近上導管的甜點。所以溫差到多少是一個容忍臨界點呢?依自己用過烤溫完全失控,需要全程隨伺在側的烤箱經驗,短暫幾分鐘的正負《15℃》是最低容忍值。烤箱保溫性所影響的是,熱空氣是否能均勻的在烤箱內停留,麵糊能否能四面八方均勻受熱,所以好的烤箱絕對是能讓烘培容易成功的重要功臣。

泡芙底部出現向上凸起凹洞

這現象大多是因為底火偏高所致,也有可能是前面提到因為烤箱導熱管持續加熱所造成。可因應的方式如下。如下火是可獨立控溫的就調低10℃,或將烤盤放在中層。如烤箱是屬於空間小的,那就試著在底部增添隔絕熱源的東西,例如反用烤盤、運用矽膠墊均勻導熱而捨棄防沾烤紙。

一盤泡芙有的正常、有的卻塌陷

這完全與那這一顆泡芙在烤箱內的位置有關,通常烤盤最中心的泡芙是最容易塌陷的,因為熱能都被周邊麵糊先吸收了,同時靠近烤箱門的泡芙也容易因為失溫或密閉性不佳而容易塌陷。這個隨機現象也會出現在底部向上凹入 (凸起),通常就是直接在熱導管上方的泡芙。

能否隨意改換麵粉

當然可已,基本上烘培常見的3種麵粉 (低筋、中筋、高筋) 都能拿來製作泡芙,但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其它條件完全控制在相同,且達標狀態下僅以麵粉為唯一變數。【低筋麵粉特色】體積膨大、但外皮柔軟且偏薄。【中筋麵粉特色】所有形成條件最適中。【高筋麵粉特色】膨脹體積較小、外皮較厚且偏硬,不過最不容易濕軟、最耐潮濕空氣。

可否隨意減油、替換油脂、或改變雞蛋用量

奶油 (或其它油脂) 基本上都可使用,且在配方扮演的角色是抑制麵粉的麵筋麩質交鏈過度形成,也讓麵糊 (麵筋)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加油脂或添加不足,在烘培時會產生黏性,這樣泡芙就無法長大。這亦是麵糊炒到出油,油脂沒能在麵糊 (麵筋) 裡發揮作用,導致成品走樣或失敗的原因。至於添加蛋液,其中蛋黃扮演的是乳化油脂與水分 (包含鮮奶) 的功能,蛋白則是產生類似麵筋的黏性,這都有助於泡芙體積的膨發。

替換油脂或提高油脂用量會發生什麼變化

無鹽奶油依產區或品牌製程,一般內含14%~16%的水分,而植物油則近百分之百是油脂,當植物油脂比例增高時,所能覆蓋麵粉蛋白質 (麵筋) 的比例也隨之增高,進而減少水分與麵粉的水合作用,如此降低水分進入麵粉組織後 (包含降低一般奶油用量 – 較少水),烘烤後的泡芙就可維持更長時間的酥脆,而少了奶油脂的缺點是少了延展性,但增加幾乎無水的植物油,卻能維持膨發利並變得有更酥脆且不易回軟。

因此!何不乾脆全用植物油製作就好?第一是少了奶油香氣,這已失去法式甜點美味的精髓,雖好像可以換為固態【酥油】,因他有香氣且不含水分,這麼做似乎能讓泡芙或特定餅乾、酥皮類甜點,保持更長久時間的酥脆性,但缺點是傳統酥油製程裡的「氫化」作用,是將液態植物油變成固態,因此才能在室溫下一直保持固態狀 (原理是提高油脂融點),但缺點則是「傳統的氫化反應」是運用將氫原子,擠進平行脂肪酸鏈結中的做法,因此油脂就能形成固態鏈結。而負面形象鮮明的【反式脂肪】就是在這樣的製作中,硬是把氫原子擠進原本就已經存在的氫原子,因而過多游移的氫原子,就會堆疊到反式脂肪上,造成身體無法代謝的物質形成健康殺手,不過目前市面上似乎已有新製程,修正了這個缺失,大家可以自行選用比較。

表層脆皮一定要用杏仁粉嗎

有些初次接觸烘焙的網友會誤認為,這裡的杏仁粉是市場販售沖泡潤肺飲料的杏仁茶粉。其實應該是烘培用,去皮後的杏仁堅果所磨製的淡黃色杏仁粉。不過其他的堅果粉事實是可等重替代的,甚至想用全脂奶粉取代也沒問題。要在泡芙 (或麵包) 上額外放上酥皮的原因是取其口感與香氣,與其勉強替換,倒不如捨棄。

表皮奶酥片要冷凍或冷藏

製做好或切好的表層奶酥片,以冷藏或冷凍保存基本上都沒問題,也不會有使用後的差異。只是冷凍硬挺的奶酥片會相對容易操作,且它很薄,一放到泡芙麵糊上很快速軟化回溫了。

不可用旋風烤箱的為什麼

泡芙烘烤不建議使用旋風功能是因為,熱風循環會導致麵糊表皮快速乾燥,這樣泡芙體就長不高大,且熱旋風循環導流設計不好的烤箱,還會造成受熱風面先烤熟,造成局部過度上色或長歪,但萬一只有關不掉的旋風烤箱,唯一解決方法就是入爐前,刻意在表層多噴上水霧再送入烤箱應變。

中途烤盤該不該掉頭讓上色均一

大多數的家庭烘焙書或一般甜點烘焙,都會教大家最好在烘烤中途幫烤盤掉頭,以確保上色、膨脹均勻。但這習慣非常不適用在溫度敏感性高的泡芙或馬卡龍製作。因當開啟烤箱門,熱氣散去冷空氣進入的瞬間,就會造成塌陷或是無法再長高。

如改變泡芙尺寸,烤溫與烘烤時間是否需要改變

我的食譜所提供的烘溫及時間,是依一次入爐的總麵糊量所設定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你的一整盤就是一次都把麵糊擠完,這時無論泡芙體變大或縮小,都無須改變溫度或時間!」。真正產生變數的所使用的烤箱自身功率,這就是你從其他甜點烘焙累積的相對烤箱使用經驗值。但當採用小型烤箱、所放入的一次麵糊總量就勢必較少,此時需要修正的的烘烤的全程時間,一般烤溫室維持不變的。

分有上下火的烤箱該如何設定烤溫

使用可以分開控制上下火的烤箱時,一般上下都可以設成食譜配方一致的溫度。但如果家中烤箱是較小 (高度不足) 的人,烘烤初期可保持食譜溫度,等待泡芙體膨脹到固定大小後,再調降上火溫度約5~10℃,下火基本上可以不持不變,除非你的經驗值發現底部會向上凸起,這就需要調低下火約10℃來因應。

放到隔天的泡芙就不酥了該怎麼辦

無法當日 (4小時內) 一次吃完的泡芙,出爐放涼後就別急著填充內餡,次日才吃的泡芙就密封放冰箱 (冷凍或冷藏皆可),隔天要吃之前先就將烤箱預熱至180℃ (華氏350度),等待達溫後關火再把泡芙放入約5~10分鐘,此時泡芙體所吸收的水氣就會除去,恢復到外皮酥脆樣子。或另一個方法利用不會產生梅納反應 (不焦化、不上色) 的臨界點,將烤箱溫度設成攝氏110℃ (華氏230度),烘烤到滿意外皮酥脆的樣子。

讓泡芙烤得更美的訣竅

使用厚金屬烤盤搭配矽膠墊,又助於泡芙體受熱更穩定與平均,泡芙外型會更漂亮。因應烤箱的功率或蓄熱性或氣密性不同,泡芙烘烤在第一階我的設定雖是12分鐘,但輔助視覺判斷就是,務必等到出現淡金黃色外皮,才能降溫進入第二階段烘烤。同時擠得愈大顆的麵糊,我會建議前後兩段的時間,都各別需略增1~2分鐘來因應。同時也因烤箱蓄熱性不同,關火後門縫開啟勿過大,只需讓冷熱空氣足以對流交換即可。

More about 不萊嗯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