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於麵包製作的影響-上 | How The Temperature Effects On Bread 2-1

25 1 月, 2022

廚房裡善用溫度控制食物變化是一種魔法!把「英式奶油醬」拿去低溫冷凍,再給予適時攪拌就成了擋不了的「香草冰淇淋」。想製作出色麵包,烘焙人對於麵團溫度的掌控更是馬虎不得。幾乎可以說,從催生「酵母菌」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溫度變化在不同的準備階段,就已經扮演著關鍵成敗的分水嶺。例如較高溫環境雖然有利酵母繁殖、快速完成發酵,但卻也同時讓酵母菌,無法有足夠時間分解麵粉 (澱粉) 內的醣,因此麵包氣味就顯得單一、缺乏層次。

又當麵團發酵完成,到底該怎如何決定入爐溫度,才能烤得恰到好處?這烤溫決定亦攸關著成敗。你可以想像把一顆波蘿麵包麵團,送進攝氏280度高溫柴燒窯的下場嗎?雖然不萊嗯沒機會試過,但想從一些操作甜麵包經驗推敲,很可能變成變種巨無霸硬皮黑頭波蘿,這是因為瞬間高爐溫,會促進麵團極快速膨脹、(氣孔顯得更為奔放 ,且含糖、奶、油脂的麵團,其外層「梅納反應」會加速,更容易上色之故。出色的麵包師,都會極留心於麵團以至於麵包在不同階段的溫度控制,從揉麵溫度、發酵環境溫度、入爐前的麵團狀態,以至於該設定幾度入爐烘烤,出爐後要降溫到怎樣程度才適合切,通通都要講究,以下就歸納幾本麵包科學與口感科學書裡,搭配自己的實務經驗,分享給大家屬於不萊嗯版本的整理。

不同酵母對於溫度的敏感性與作用
最容易取得、保存的兩種酵母就是「乾性酵母 | Dry Yeast」與「速發酵母 | Instant (Quick-Rise) Yeast」,其中的乾性酵母在使用時須特別用攝氏40~45度間溫水將外殼溶解掉,這樣酵母才能正確發揮作用。至於速發酵母的溶解力就很強,冰水、常溫水或想加速作用,使用攝氏45~50度溫水都沒問題,至於天然新鮮酵母 (魯邦Levain或義式Biga) ,其使用液體溫度就更為重要,除非天天做、天天消耗使用,才會存放於常溫 (通常24℃最完美),不然通常都是放在冰箱 (4℃),她們的活力在高過18℃時變得極度活躍,一旦過了32℃至就逐漸快速消耗,並在45℃時逐步死亡,所以如果誤加了高溫熱水,它們鐵定難以存活。

延伸閱讀:認識不同酵母菌與使用方式

麵團揉製時溫度高低的差異變化
大家是否有原本在攪拌缸中看似一帆風順的麵團,突然間變成倒地不起成癱軟麵團的經驗?如果配方都正確,很多時候這問題是出在「麵團的溫度」。自己曾經粗心誤將加熱過的食材,在未經降溫情況下直接投入原本一切正常的攪拌缸麵團裡,突然就在那1~2分鐘內,整個麵團快速出現光澤,然後變得開始黏附在攪拌缸壁上。當這情況出現時我隨即停機,把攪拌缸、攪拌勾都移放入冰箱降溫,大約22℃左右,再重新回到攪拌機操作時就恢復正常了。這就是溫度直接干擾麵團揉製過程,還沒建構起3D網絡結構的麵筋,因溫度的升高而失去支撐力,讓它無法法包覆麵團裡的水分,因此成了濕黏、軟趴趴的麵團。而造成溫度改變的不外乎是,食材溫度 (如水溫、麵粉溫度、泥果醬果…等) 與外在 (氣候性氣度、廚房工作環境溫度…等) 環境溫度,所以在沒冷氣的商業廚房時,夏天麵包師就必須以冰水(或冰塊水) 調降麵團溫度,反之在冬季隔溫效果較差的商業廠房,則必須略微提高加入水溫,因為過冷的麵團其麵筋是緊縮的,無法有效擴展。

當麵團溫度低於18度℃時筋度緊縮、而過熱高於30℃時,麵團則呈現彈性疲乏,變得濕黏無法成行,甚至到容易拉斷的狀態,此時雖容易拉出薄膜 (手套膜),但過度延展的筋度 (鏈結為平行,而非3D立體建構) 不一定能做出質地正確的麵包,或許是過於軟綿已經太像海綿蛋糕了,萬一這種不想要的手套膜已經發生,改採低溫長時間發酵法,並輔助發酵後的翻折法,是可以挽救麵團的立體鏈結筋性的。如果未能及時修正接續以常溫發酵,最終烤出來的麵包一定會偏向扁平、不立體,如是做帶蓋吐司就無法達到滿模。相反的過於低溫的麵團會乏延展性,延展不足的麵包會偏向札實,咬起來很韌 (想像一下傳統無油糖歐式包的樣子),如果酵母也無力,目那麼最終麵包體積就會膨脹不足,變得較小,所以歷經第一次低溫發酵後的麵團,通常需要有回溫 (至少至18℃) 才能接續作業,除非你使用的是魯邦酸種麵團,其中的乳酸菌會鬆弛麵筋就無這個問題,但如果一樣是波蘭液種就同樣需要回溫。

麵團在攪拌缸裡揉製、摩擦原本就會升溫,外加內部酵母菌的持續發酵也會升溫,如麵團起始的揉製溫度是24℃,在夏天操作一旦進入高速揉攪,大約幾分鐘之內溫度就會快速逼近28℃甚至到達30℃。因此考量麵團發酵終溫不該高過30℃是最佳狀態,操作中就必須以各種輔助條件「控溫」。因此可善用冰水、冰涼食材、冰箱、外盆冰塊水以做為輔助調節工具。

麵團的前期水合有助溫度控制
麵粉與水混合當下,水解(水合) 作用隨即啟動,因此除了始即用攪拌機一路到揉麵完成 (通常費時12~18分鐘) 的做法之外,如果能讓麵團揉製前先進行 30~60分鐘的水合 (水合可以用常溫或在冰箱內),再接續進入機械揉整,雖同樣全程採用攪拌機,但攪打時間可縮短,不僅能降低馬達磨損,也控制了麵團摩擦生熱狀態。只要不把麵團冰到到低於18℃,對於後續揉麵操作都不會產成影響。

麵團發酵環境的溫度選擇
大多數的發酵作用,都是採以常溫或是搭配發酵箱進行,常見的就是環境溫度控制在26℃~28℃之間、濕度高於60%以上。環境溫度要低於麵團理想終溫32℃,因需預留麵團的發酵升熱因素。至於濕度高於60% (甚至日本麵包書會建議高於80%) 都是為了避免麵團表面乾燥結皮,進而限制了膨脹力。但如果採用的是保鮮膜完全密封是的發酵,此時外在環境濕度就沒那麼重要,因為麵團自身的濕度會在缽內循環,但如果是直放小型密閉空間,就需要給予濕度補充,例如覆蓋濕布巾、多放一大杯熱水…這樣的方式。不過在1~2小時內採用速發酵母完成的麵團,雖然外型、質地、氣孔都能達標,但氣味上還是比不上低溫長時間發酵,或中種法來得理想,原因出在酵母菌沒有足夠時間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果糖以及酸性物質 (乳酸菌) 與酒精,因此風味較不出色。

採行「低溫發酵」來延長發酵時間,絕對是一個提升風味能吃到更出色麵包的完美做法,通常低溫發酵會以密封發酵缽 (如保鮮膜覆蓋),全程費時12~18甚至可以到24小時,一般送入冰箱前需要有1小時放置常溫,先讓酵母菌活躍、增生,待體積膨脹約10%才送入冰箱。隔日是否需要回溫完全看麵團發酵狀態定而定。而低溫發酵法不僅適用於魯邦麵種,也可刻意降低一般麵包食譜裡的速發酵母用量 (一般乘以0.6),就能改以低溫發酵。而不太適合低溫發酵的狀況的就是,於高奶油 (植物油影響較低) 添加的麵團,例如布里歐 (Brioche),這是因為奶油在低溫下為固態,而高奶油麵團會限制筋度延展。

何時把麵團拿去冷凍最佳
很多人都希望早晨能吃到剛出爐的麵包,那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不過需要理解的是,麵團的風味與質地其實在揉麵後的第一階段發酵就已決定,所以也是重要關鍵,因此這裡要討論的是「成功發酵後的麵團,該怎麼對待它最好?」美國的實驗廚房編輯群做過這樣的實驗,得到完美結果是『在第一次發酵、分割整形後,就把麵團拿去冷凍,之後歷經回溫、再入爐烘烤的成品結果最佳』。麵團在冷凍過程中會殺死部分酵母菌,這在不萊嗯在過去幾次不同天數冷凍酵頭、酵種實驗中已經證實,在麵包科學書上指出約有2~3成酵母會死亡、消滅。 (原因來自於酵母細胞因低溫結成冰、體積膨脹而破壞酵母細胞模)。因此絕對不能將第一階段發酵前麵團拿去冷凍,冷凍陣亡的酵母菌不會在回溫中復活,它需要時間重新培養繁殖,因此這麼做會造成麵團的麩質無法發展,導致發酵不完全,麵團後繼無力而烤出長不大的扁平麵包。

如一直等到第二階段發酵後才將麵團拿去冷凍,所造成的結果是,在等待解凍過程時,尚且存活的酵母還是持續作用中,並在麵團內釋放二氧化碳、一直發酵,等到可以入爐了,麵團早已過度發酵,此時的麩質已經弱化 (筋度疲乏),麵團在烘烤中已經無力再膨脹,而入爐初期的膨脹6分鐘,已無作用、無法再釋放二氧化碳撐起麵團,最終反而是造成烘烤麵包的塌陷。

我會在 《 溫度對於麵包製作的影響(下) 》這個章節裡,分享以下要點:
麵包入爐前該怎決定烤溫與烘烤時間
什麼是湯種法 (中西不同)、與如何從現有食譜調整成湯種
麵包何時該出爐與出爐後合時品嘗最佳
麵包的包存與保鮮 (冷凍與常溫) 的處理方式

最新 { 麵包科學知識} 已經更新,並收錄在2021.01朱雀文化出版的 *不萊嗯的麵包學書中

More about 不萊嗯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