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康普茶 | What Is Kombucha

13 8 月, 2022

康普茶是一種運用甜味茶湯與紅茶菌菇接觸,在常溫下自然發酵轉化出來的一種酸味鮮明茶飲,這樣的茶湯中存在多種益生菌,主要為乳酸菌、醋酸菌與酵母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消化腸道蠕動,與喝水果醋或是吃優格是近似原理,不過因為康普茶並不含奶製品「乳糖」,因此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也可以喝,只不過它特有的發酵氣味,特別是以紅茶製作出的康普茶,這種混合了乳酸優格與紅茶的特殊氣味,嚇走了很多有意嘗試的朋友,不過市售包裝飲似乎會經過特殊處理,風味上溫和許多。

不過我們很少會直接喝下所謂《第一酵》的發酵康普茶湯,除了赤裸裸的發酵氣味不討喜之外,口感也偏酸,有時甚至會感覺是直接喝水果醋那樣的酸度,因此普遍做法都會將《第一酵》茶湯濾出,再裝入可密封的瓶罐 (如耐高壓、耐酸鹼的玻璃瓶) 再發酵。這個《第二酵》製程會再增添新的甜味劑 (如果汁、果粒…),再歷經數天發酵,這才是大多數人或市售康普茶的樣子。一般《第二酵》做法較為常見的比例是,採用 70% 第一酵所濾出的茶湯,再混入30% 甜味養分進行,經過充分混合並加蓋密封後,此時茶湯裡的紅茶菌菇便會再次啟動發酵程序,不過因《第二酵》是採密封方式進行,因此發酵速度會明顯變慢,不過不同的是此時發酵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會硬生生的強制溶回茶湯中,所以才會製造出開瓶或喝起來口感,極為近似氣泡飲的感覺。

只是進行《第二酵》製程過程必須多留意一些細節,如含糖量過高,或紅茶菌太過活躍,內部不斷累積的二氧化碳就會造成爆瓶危機,所以務必選用耐高壓厚玻璃罐,或是蓋上單向透氣閥來製作。如是密封行製作《第二酵》,全製程約為6天,通常需在第三天旋開瓶蓋減壓,再走完《第二酵》製程。

延伸閱讀:從既有紅茶菌菇做出康普茶運用市售康普茶複製康普茶如何乾燥留存及還原紅茶菌菇

中文紅茶菌母有著幾種不同名稱,例如紅茶菌菇、海寶、胃寶等,不錯英文都是《SCOBY》。它就是一種細菌與酵母菌共生的菌體 (Symbiotic Culture Of Bacteria and Yeast)。

紅茶菌不等於紅茶菌菇
天然紅茶酵母菌相當類似在麵團發酵時,運用水果、小麥或香草植物….等,所培養出來的一種植物性酵母菌種。這樣特有的植物性菌種,原本就存在新鮮茶葉或植物、水果表皮,也因此當水果明顯過度熟成,特別是被昆蟲咬過或破皮時,裡頭的糖份就會滲透出來成為表皮酵母菌養分而開始發酵,甚至出現酒味。在茶葉製作的過程中,新鮮摘取的茶葉會歷經揉製,這道程序會讓茶汁出現在葉子表面,然後歷經數日天然發酵 (或低溫熱風乾),最終再依據不同茶葉 (茶種) 需求,在不同發酵程度下以高溫烘乾終止自然發酵進行,因而才會依據茶葉特色,再分別作出輕發酵綠茶,中重度發酵烏龍茶或全發酵紅茶等產品。在樣的製程中會出現一個特別的『紅茶菌』,它會自然留存在乾燥茶葉裡,不過要能形成《紅茶菌菇 SCOBY》還是必須依賴空氣中其它菌種,因此只靠紅茶葉的茶湯,是無法憑空生出紅茶菌菇的。

當然想作「康普茶 – Kombucha」還有不同的茶也選擇,如烏龍、綠茶、白茶、暜耳茶葉等都可以,只是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價格經濟,風味及顏色很容易在短時間高溫熱浸泡,無需過度滾煮就可顯現,可如此地全發酵茶湯其所含菌種,也比其它茶種對於腸道消化更具有助益,也較為溫順,還有紅茶的漂亮金黃色澤與更為成熟的風韻,也是它成為製作「康普茶」首選的原因。

在家可否從零養出紅茶菌菇
依自己實際實驗3個月的結果是『無法單一從紅茶葉 (紅茶湯) 裡,培養出紅茶菌菇』。雖說紅茶菌原本就自然存在乾燥的紅茶葉表面,不過依然需要藉由空氣中其它的菌種共存共生,才能養出紅茶菌菇,這個關鍵環節成了無中生有的謎團,究竟是怎樣的其它菌種參與,才能在紅茶菌的茶湯裡培養出菌菇?加入酵母菌或乳酸菌就可以嗎?自己曾經在2019年10月31日,單純將有機紅茶葉經滾煮過後濾出茶湯,再加入砂糖,覆蓋透氣咖啡濾紙靜置於廚房常溫陰涼處,一直等待到2020年3月18日因為疫情回到家中,這近4個月時間的靜置培養,最後僅得到接近乾枯的紅茶糖塊,雖沒發霉,也無任何肉眼可見菌種存在的跡象。

紅茶菌菇是如何增長的
當茶葉經過熱水浸泡或滾煮,其中《紅茶菌》就會自然釋出,並與所添加的砂糖作為養分,結合了半開放的空氣後就會被慢慢被喚醒。《紅茶菌》在發酵中會自行產生厭氧乙醇與空氣菌種結合後開始產生發酵,這個發酵歷程會同步產生厭氧有機酸及有氧乙醇,兩者在液體與空氣的這個界面 (即紅茶湯表面),逐漸形成一種凝膠狀的纖維素生物薄膜,這個半透明膠狀感的類面膜或甚至變成厚實的類椰果,它就是幫助康普茶一代又一代傳承的《Scoby》。中文大多稱它為紅茶菌菇,這片《Scoby》富含乳酸菌、醋酸菌及酵母菌,是一個集多種益生菌的具體可視物質。

哪種茶葉最適合
自2019年接觸康普茶至今,採用過紅茶、烏龍茶及綠茶做為基底茶發酵康普茶,大部分都是用散茶葉製作,不過就算用茶包滾煮茶湯也無問題,差異就是香氣而已無關成敗。發酵最快的是紅茶 (全發酵茶),其次為烏龍茶 (中度發酵) 而最慢的則是綠茶或碧螺春,這是因為低度發酵茶的菌種量也偏低,每批製作康普茶都需多花費至少30% 時間,且成品風味過於清爽沒有存在感。不過製作時無須拘泥於使用單一茶葉或茶包,自己也試過綠茶70% 搭配紅茶30% 來製作,成品效果也優於純紅茶或純綠茶,不過目前自己已經放棄單一紅茶發酵了,因為她的發酵氣味實在過於濃郁。後來的烏龍茶成了主力,只有在覺得發酵速度減緩時,我才會在下一批製作時,在烏龍茶中混入部分紅茶來強化菌種活力。

烏龍茶風味特色
烏龍茶有幾種不同的發酵程度,一般介於50~90 %之間,如鐵觀音、青茶就較為清爽,也因此所製作出來的康普茶湯本身,就帶有一股清爽新鮮綠葉的尾韻,像是喝到一壺好烏龍茶的那種氣韻,幾乎沒有不悅的發酵氣味殘留,特別是在《二次發酵》時如搭配新鮮蘋果汁,這樣的蘋果淡雅果香,融合著帶有柴燒氣味的甘醇烏龍茶,很難讓人不愛上康普茶,這也不是紅茶可以達到的風韻層次。

雖然紅茶菌母 (Scoby) 型態有點類似菌菇,這也是《紅茶菌菇》名稱由來,不過實際上與菇菌的真菌 ( fungi) ,兩者在生物結構上卻是完全不同的。

延伸閱讀:從既有紅茶菌菇做出康普茶運用市售康普茶複製康普茶如何乾燥留存及還原紅茶菌菇

More about 不萊嗯

%d 位部落客按了讚: